首页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智能建造与环境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2025-07-21    来源:

值盛夏蓬勃之际,智能建造与环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豪情满溢,数百名热血青年斗志昂扬,开启一段用热情温暖乡村、用智慧助力振兴、用行动推动文化传承、用信念追寻红色路迹的精彩征程。

情系汉长安遗址村落,共探乡村发展之路——“长乐乡建”暑期社会实践队

聚焦村落需求,助力乡村蝶变。队员们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关切,走村串巷,与村民倾心交流,用脚步丈量村落的每一寸土地,以真诚聆听村民的心声,致力于为乡村探寻发展之道。他们对村落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村里的基础设施、水电供应、农田灌溉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记录,并将结合专业知识整理成完善的调研报告。同时,也会将实践学习和感悟带回校园内进行分享。

穿梭商场与巷陌,对话图纸与现实——“踏梯寻迹 筑梦长安”暑期社会实践队

他们深入老旧小区、商场等场所,采用实地测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了楼梯尺寸、材质、无障碍设施等数据,并重点访谈老年人、残障人士及物业管理人员,了解楼梯的使用痛点。在商场,重点关注了消防楼梯的承载负荷与日常维护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老旧小区存在无障碍设施缺失、防滑措施不足等安全隐患及商业场所楼梯需优化人流动线设计等问题。

此外,实践团还前往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西安分院进行了交流学习,从专业设计角度深入了解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理念与技术标准,为调研报告补充行业前沿视角。下一步,实践队将继续完善调研成果,为打造更安全、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贡献青春力量。

探寻千年窑火,传承耀瓷文脉——“瓷韵薪传”暑期社会实践队

实践队跟随制瓷传承人童师傅,依次了解练泥、拉坯、施釉、烧制等环节,从瓷土到成型器皿,再经柴窑高温变为青釉成品,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十窑九不成”的不易。刻花工艺体验环节,同学们亲自动手,在尝试中体会到这一技艺对力度、角度把控的严苛,感受耀州窑瓷装饰艺术的精巧。

此次耀州窑瓷文化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沉浸式接触传统瓷文化,深入了解耀州窑瓷的前世今生。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探寻,更促使学生们思考如何在当代传承与创新这类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延续注入青年思考与力量。

走进延安革命旧址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代代相传——“追寻红色路迹,感悟长征精神”暑期社会实践

带着对历史的好奇与探索欲,他们走进杨家岭、枣园、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及王家坪旧址,通过实地探访、听讲解、做交流、沉浸式体验,在触摸历史中感受时代力量,为青春成长注入别样养分。八天的实地学习,成了一场特别的“课外实践”。那些从历史里读到的故事,慢慢变成了心里的思考。接下来,团队将整理调研报告,通过主题分享,把这次行程的收获讲给更多人听。延安的故事,不只是过去的事,也在告诉广大青年现在该怎么往前走。这或许是这次研学最实在的意义——让过去的经历,成为青春路上的一份参照。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结合专业特长,通过集体协作,提升了沟通能力与执行力,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吃苦耐劳、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既为乡村振兴及注入了高校智慧,也树立了学院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下一步,智能建造与环境学院将持续推进“实践育人”模式,扩大三下乡覆盖领域,探索产学研结合新路径,同时号召更多师生加入,为城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智能建造与环境学院

编辑:郭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