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由新华网主办的主题为“回归 智享 创赢”的第七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9日在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回归教育本质的初心,关注各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之成就,为“大国教育”聚慧发声。不同于往届活动,今年论坛由上午高峰论坛,下午教育盛宴两部分组成,首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天的教育华筵。
活动中,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教授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主持人:能否请您介绍下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基本情况?
陈光德: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名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学院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外语、艺术、护理、人文与社会科学、土木建筑工程等10个系以及数学、物理、体育3个教学部。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已发展为拥有4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万人的应用型大学。
学院秉承西安交大优良的办学传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拓宽知识、强化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学科大类打好基础,按就业方向安排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本科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综合素质、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强的优秀人才。几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探索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上,经过几轮的教学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具备学院特色的含有“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与提升体系”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展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北美洲、欧洲等十余个国家二十余所院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合作办学等活动。全院累计近千名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校园优秀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4年起,学院开始在省内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学院毕业生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度,连续六年就业率均在95%左右。
主持人:面临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与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您如何定位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陈光德:创办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独立学院通过不断的完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独立学院的举办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体制的一个创新,是深化高校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
面对独立学院如何形成办学特色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遵守高等教育规律,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与目标,然后构建好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建设好一支为保障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师资队伍和构建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十二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在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三点:一是传承西安交大优良的办学传统,办学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规范办学,让政府放心、社会放心、家长放心;二是坚持质量立校,建立一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及管理队伍;三是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探索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主持人:作为介于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陈光德:传统的公办院校本科教育基本上是学科型培养,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办学定位等与公办院校有很大的不同,目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进一步完善了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而是对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起了很大的补充与支持作用。目前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支生力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贴近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竞争机制,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产生之初便表现出了相对于其他公办高校和民办院校灵活自主度大、办学基础条件好等优势,随着其发展壮大,在中国高等教育所表现出的多种办学模式相互竞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表现出了勃勃的生命活力。
主持人: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请你详细介绍下学校促进学生就业的新举措?
陈光德:首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经过充分调研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的意见,经过不断研讨与探索,我们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专业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首先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由培养目标分析出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由所需能力来确定培养方案中应设置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最终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提升体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架构。同时构建好实施落实好该培养方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其次,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构建好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种创新性的工作,学院对社会调查、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梳理,大胆优化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学院除了已建成占地8800多平方米,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的近百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建设外,同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目前学院建有110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开展专业实训和专业认证,以强化知识与生产技术的融合,我们还与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譬如,我们与世界第三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共同成立“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共办“移动互联网”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共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第三,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练兵场”。
学院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平台,并认真组织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譬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通过此类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掘创新创业潜能,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和创业意识,这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职业规划、树立人生目标、合理主动安排大学学习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院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建设了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可容纳40个创业团队入住孵化的“创新创业孵化园”。该园区不仅是城市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补充,更是一个“练兵场”。目前,26个创新创业团队正在孕育成长。西安交大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于2016年8月被西安市认定为2016年第一批市级众创空间。2016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评比中荣获成果孵化奖。
主持人:请您谈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
陈光德:2014年7月,陕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申报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开展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要求。我们学院成为了陕西省获得批准转型的两所独立院校之一。这对我们学院来说既是一种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对我们的很多办学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几年我们将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新的产教融合模式、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和探索工作力度,使学院发展尽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早日实现学院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打好基础!我们学院中长期建设与发展目标为:经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独立学院运行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优势突出,育人环境优良,校园设施先进的品牌大学。
媒体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16-12/13/c_129402495.htm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