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栏目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专题报道 > 正文

【人物风采】杨天星: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

日期:2022-07-04    来源:


【人物介绍】杨天星,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系机制181班学生。在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被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录取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四年期间,他曾获学院一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CAD网络赛一等奖;外研社英语阅读竞赛校特等奖,省三等奖,演讲竞赛校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两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优秀奖,优秀志愿者;学院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学院英语朗诵比赛二等奖;学院首届校园文创设计大赛金奖和最佳创意奖。他对生活充满期待,温文尔雅,让我们共同走进杨天星的大学时光。

保持努力,心中目标总有逆袭时

满怀憧憬,杨天星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一时的自己一直处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用平平无奇形容自己也不为过”,杨天星回忆到:大一时自己的成绩不是很好,课业压力像山一样压得自己喘不过气。那个时候就在想,自己要直面困难,再拾决心,在调整好心态后杨天星重新出发,继续努力。“努力的意义总是发生在某个瞬间”,在大二学年杨天星积累的努力像种子一样终于发芽绽放。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低谷的时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在成为更好自己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挫败,“我们要去正视而不是逃避,意识到问题所在,要想怎么去突破,这也是成长的过程。”在摸索的过程中,杨天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不是一整天都泡在图书馆自习室,而是按照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动力去规划时间。大二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就一跃而上。他上课认真听讲,心无旁骛;勤奋自律,跟进所有知识点。对不会的题目和难点,他各个击破,每节下课都向任课教师虚心请教,甚至在课余去教师办公室向老师请教。正是这一股在学习上看似倔强的劲儿,杨天星顺利将所有知识点牢牢掌握,并将课程中的难题迎刃而解。杨天星坦言,自己不会放弃不懂不会的内容,课业学习方面感觉最重要的是要搭建学习框架并找到适合的方法。自己拿到一个新的科目,会搭建好学习框架,然后会注重细枝末节,并将具体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理顺,联想新科目和之前知识储备之间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学年,杨天星获得学院一等奖学金。他笑称,大二是大学时光的重要转折点,是自己逆袭的开始。不只学习成绩的提升和逆袭,在各种比赛场合也都能看到杨天星的身影。演讲比赛的淡定自若、文思飞扬;辩论赛场的侃侃而谈,自信从容;心理剧目剧本创作及导演时的团队协作,认真付出。同时,羽毛球场和健身馆也经常能看到杨天星的身影。杨天星坦言,大学期间,结合特长,找到自己的方向,对于自己是很重要的。“人立而后凡事举”,立德修身是做人做事的前提,他会努力做到自立、自强、自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杨天星最喜欢的一句英文格言是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it is our choices.(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对于他来说,选择大于努力。术业有专攻,自己会认真思考自己适合什么,自己擅长什么,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敢于挑战,心底梦想总有达成时

英语是杨天星的强项,他从小就在英文原声电影的浸润中长大,父亲经常为他找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原声影片。《机器人总动员》《101斑点狗》《玩具总动员》《精灵鼠小弟》《小鬼当家》这些儿时看过的影片中的台词杨天星至今也如数家珍。由于从小磨耳朵,他的英文听力口语功底深厚,在大学期间也先后参加了各种校级、省级、全国级的英语比赛,拿奖拿到手软。杨天星大三时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陕西赛区参加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这次比赛虽然他只获得优秀奖和优秀志愿者称号,但这段经历却是杨天星大学期间难忘的回忆。他表示,在这次比赛中他结识了全国大学生中英语最好的同学们,自己距离他们的英文思维、英语表述和跨文化交流底蕴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杨天星也感受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和同台竞技的同学们私下也成了好友,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经验。

杨天星在大三暑假确定了考研的目标,他对自己拥有非常清晰的认知:绝对努力型选手,不会好高骛远、也不会望而却步。杨天星选择了跨专业考研,由于本科是机械学理工科背景,加之自己对设计一直情有独钟,他果断地选择了设计学专业,以期考研顺利上岸,在工业设计领域获得更大的进步。杨天星认为机械和设计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机械师研究的是机器和机器的关系,而设计师研究的是人和机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人和世界的互动方式。他清楚地了解自己身上的特质。来到城院后,他以机械为基础学科进行学习,培养了他思维的严谨性。同时,融合自己的设计思维,他获得了进修设计学科的特质。

“把寻常的人生过好,才是最不寻常的事。”虽然考研复习时间紧张,加之跨专业考研的压力较大,但杨天星一直心态很稳,他不徐不慢、稳扎稳打。英语复习中,杨天星注重单词复习,复习期间,每晚九时到十时,寒风料峭,教学楼外的林荫小道留下了杨天星背诵单词的身影。政治复习和设计学专业课中的理论部分杨天星巧用“思维导图”,联想发散,构建自己的记忆宫殿,同时兴趣加持,所以他复习起来并不困难。对杨天星而言,设计学中手绘部分是杨天星的软肋,作为一名绘画小白,为了补足自己的功底,他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和努力,从手绘基本功、马克笔基础、产品结构元素训练、光影、方案设计与线稿等各方面着手不停地画、不停地练习。由于对艺术和设计的兴趣,大学期间他经常到艺术系蹭课,得到了艺术系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手绘分数不高,但杨天星顺利通关。杨天星说:“考研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学好,很多人考研的时候非常浮躁就会导致不必要的失误。考研是一个很孤独很累的过程,我深刻明白‘稳’的重要性,静下心学、稳中才能求胜。”

靠时间和努力沉淀的东西从来没有捷径,而努力可以创造出很多路,努力也是成功路上的唯一捷径。杨天星以自己的努力和挑战证实了这一点。

富有感恩,心上灯光总有照亮时

学院于3月底开展首届校园文创设计大赛。得到消息后,杨天星非常感兴趣,他暗下决心,在自己大四离校前,以一个设计作品给本科生涯画上句号。一天晚上,他坐在书桌旁,看着台灯的光芒,回想到不到几个月自己和同学们就要离开大学校园。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回忆起校园生活,可能会想起吃过的饭、埋头拼命的夜晚、还有很好的老师、喜欢过的人以及拖着行李箱离开时回头看的最后一眼的校园。带着这样的感情杨天星开始了自己的设计,他想做一盏灯,在黑暗中点亮,正如西安交大城市学院给予自己的意义。

于是这款名曰“城院灯·栖梦”的作品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灯的造型方面,杨天星从学院大门汲取灵感,将红色和米白作为主色。底座是一本翻开的书,他将这一抹红提取出来注入其中,红色既是翻开的书页,也是红色的飘带,杨天星认为底座正是各位含辛茹苦的老师。正是老师们无私的奉献托起了学生的未来。把红色凝聚在灯上方一点,这一点是打破对称,打破常规的一点,学生的跳脱和创造力是学院突破的力量源泉。功能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杨天星希望这盏灯同时是一盏好用的灯。灯体和底座采用分离式设计,晚上起夜时可以顺手把灯拿走。在他看来一个随身光源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便利,更是明亮带来的安全感。

栖梦,旁我栖宿,伴我夜读。杨天星希望人生中接下来孤独,迷茫的夜晚,有来自城市学院的光陪伴。由于造型别致、寓意深远、实用性较强,“城院灯·栖梦”作品获得学院首届校园文创设计大赛金奖和最佳创意奖。杨天星感恩地表示:“这既是奖励也是激励,是责任也是鞭策。无论是学弟学妹,还是即将走出校园的我们,始终都会记得这所学校带给我们的成长。”

对于未来的希冀,杨天星想认真踏实地向着跨学科综合专业发展,在学科跨界融合的大背景下,期待未来能成为融合工科和设计学科的专业全能型人才,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天星生活照

杨天星生活照

杨天星生活照

杨天星文创作品《城院灯·栖梦》

杨天星文创作品《城院灯·栖梦》



文:沈玉皎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沈玉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