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600余名学子组成的50余支暑期实践团分赴各地红色革命地,以实地感悟、线上宣讲、义诊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启了一场场深刻的红色实践。
红途践履,医魂传承
“赓续红色血脉,共筑白衣之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传承红军精神、弘扬红医精神为己任,奔赴四川省巴中市王坪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

在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敬献花篮、庄严肃立,向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默哀致敬。随后,他们走进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仔细参观每一处陈列,挖掘整理红医故事,深入了解当年红军医护人员在艰苦条件下救死扶伤的英勇事迹。
团队创新采用“实地感悟+线上宣讲”模式,通过校园平台、社交账号分享实践见闻与红医精神感悟,吸引了广泛关注。同时,他们在当地开展红色义诊活动,并邀请守墓人王建刚讲述红色往事,让更多人了解红医历史。

此次实践不仅为团队留存了珍贵的红色记忆,还助力当地与院校搭建起合作桥梁,推动红医精神传播迈向新维度。团队成员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守护人民健康。
踏访旧址,触摸红色初心
“追寻长征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延安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开展“追寻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成员们参观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展厅,透过文物、影像资料系统学习党中央在延安的奋斗史,深刻领会“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内涵。在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600多位先烈的事迹震撼人心。成员们在“武装斗争”“浴血奋战”等展区回溯陕北红军建立根据地的艰辛,并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鞠躬,致敬先烈。在瓦窑堡会议旧址,大家详细了解193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确立历程,深刻感悟会议在党和红军史上的重要意义。

成员们表示,将以校训为指引,积极传播红色文化,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寻长征足迹,悟信仰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长征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延安,以“重走长征路迹,传承延安精神”为目标,深入当地革命旧址、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学习调研,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爱国情怀。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实践团成员紧随讲解员的步伐,仔细端详每一件珍贵文物。成员们一边聆听文物背后的史料故事,一边认真记录笔记,不时驻足沉思,透过这些实物载体,回溯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征程与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深刻体会革命先辈在绝境中坚守信仰的执着信念。
离开纪念馆后,实践团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在当年的窑洞前,成员们围坐成圈,专注聆听当地党史专家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现场,有队员结合当下时代发展主动提问,与专家深入探讨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意义,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红色精神内涵的理解。

“此次实践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了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的厚重底蕴。”团队成员表示,将把研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踏红色足迹,寻文化根脉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6日,赴子长市三下乡实践队前往龙虎山将军亭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场意义深刻的红色实践活动。

抵达目的地后,实践队队员们首先走进将军纪念园的核心景观——将军亭。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这里承载着陕北红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记忆。在庄严肃穆的将军亭前,队员们整齐肃立,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先辈们以生命践行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让在场每一位队员深受震撼。大家不时驻足凝视展柜中的历史展品,相互交流参观感悟,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其崇高精神。
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将把从革命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寻根革命圣地铸魂,服务社区践行初心
7月3日至13日,“红星照路・知行延安”暑期实践队在延安开展了为期10天的红色实践活动。

实践队先后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红色地标。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队员们透过一件件文物史料,系统学习了红军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到“延安精神”的厚重内涵。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大家参与了模拟“窑洞对”活动,围绕民主建设展开热烈探讨,还通过“重走长征路”情景演练,在崎岖山道中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不怕难、能吃苦”的坚毅品格,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心间。

带着对延安精神的深刻感悟,实践队深入凉水井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队员们拿起工具清扫街道、捡拾杂物,用实际行动改善社区环境。劳动间隙,他们围坐在社区老人身边,静静聆听老人们讲述延安的往事;同时,他们还将精心整理的红色故事册分发给社区居民。
活动期间,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延安的今昔巨变:从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到革命纪念馆的现代化设施,每一处变化都令人震撼。实践队队长感慨道:“这次实践让我们读懂了‘为人民服务’是革命先辈扎根黄土的坚定坚守。”
文图:团委
编辑:贺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