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激励城院学子投身乡村振兴。3月6日,由团委主办的第十二期“城市之光”讲坛——我在家乡写青春在F100开讲。讲坛邀请三名“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代表,分享他们深入基层、服务家乡的动人故事,吸引全校2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
本期讲坛聚焦“青春”与“家乡”的深度联结。3位主讲人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挺膺担当。
冯金山以“声音传递家乡温度”为题,讲述担任碑林区首届社区文艺汇演主持人的经历,他用声音记录家乡文化变迁,践行青年担当。他坦言“主持是与家乡的深度对话”,真挚感悟引发全场共鸣。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是王一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初心,她阐述了假期期间如何运用计算机知识助力家乡村子数字化信息收集,她用自己的力量助推乡村信息化建设。
陈亚男通过书法作品唤醒乡村文化记忆,将走访乡间收集的古老传说融入创作,以笔墨串联乡村古今。“每一笔都是对家乡的深情告白”——她以纸砚为媒,深情诠释文化传承的当代力量。
在现场互动环节,观众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提问。有的询问如何将自身专业与家乡发展更好地结合,有的探讨家乡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主讲人们都耐心细致地解答,现场讨论氛围浓厚,掌声此起彼伏。
本期讲坛虽已落幕,但“城市之光”的思辨与行动永不散场。“讲坛不设天花板,青春没有旁观席”——期待更多学子在这里找到行动的勇气,让每一份热爱都能扎根生长,照亮更远的地方。


文图:团委
编辑:沈玉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