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院要闻 >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成长的时光 ——记西安地区校友会成立有感而发

日期:2012-05-15    来源:

 

    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无论离开多远,每每回忆起,就会不由自主的沉湎在那里的点点滴滴里;总有那么一些面庞,无论分开多久,每每回想起,就会情不自禁的浮起一抹微笑。

    那一年,熬过了在地狱里仰望天堂的高考生涯,渡过了黑色六月后的自由无比的暑假,携带着录取通知书,怀揣着梦想,来到向往已久的学校,开始书写人生的新篇章。那时候,站在城市学院的校门口,心里想的是什么呢?面对着新天地,有没有在心里许下什么豪情万丈的诺言?那时候树立的理想与目标,发下的誓言,也许依然还清晰的印在脑海,也许随着时光变迁已经改变了轨迹,也许早已随风飘散在了光阴里。但是从那一刻起,自己的名字是紧紧与城市学院联系在了一起了。

    四年的时光,就这样遍布在城市学院的校园里。那时,城市学院是那么的年轻,又是那么的生机无限——就如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于是,学子与学校共同成长变化着:学子见证学校的环境变得美丽,设施变得齐全,体制变得健全;学校看着学子知识逐渐丰富,内心逐渐成熟,能力逐渐提高。学校与学子一起变得强大,这是多么让人欢喜的事情!全国上下,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有这份殊荣?那时候,学校正在成长中,还没有太多的设备用于课外娱乐,电子产品还没有泛滥,同学之情就更显重要,无论是在一起上课,还是组织进行课外活动,无一不洋溢着热情,饱含着深情,以至于后来屡屡回头想起就不禁感叹:那时候的生活,怎么就那么单纯又美好。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无论你愿或者不愿,都到了毕业各自奔天涯的时候了。对同学说一声各自珍重,才发现相互之间早已结下深情厚谊;对城市学院说一声再见,才发现学校不知不觉间已经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就如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再不是四年前那毫不起眼的样子了。

    光阴荏苒,从调整自身去适应社会,到慢慢被社会接纳,在职场打拼的过程,有快乐,也有心酸。那些昔日的同学,随着不断的变化,渐渐变为同事、同行、合作伙伴,但永远都是城院的校友。大家也会不定期的聚会着,谈论各自近况,母校变化。

    然后,在西安地区校友会成立之时,再一次踏上城市学院这块生活了无数日夜,又梦回了许多遍,或许偶尔也有回来转转的土地。这一刻,感觉是那么震撼;母校悄无声息地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柳树枝条迎风招展,绿植花草遍地生长;行道树整齐排列,绿茵操场幽静雅致;西安地区校友会成立仪式的大厅,曾是一片荒地还是一块菜园?该怎么形容此时的心情呢,不止是为母校的巨大变化而自豪,不是为自己有机会看见母校的美丽而高兴,更不是为自己不曾有如此美丽的校园而遗憾,是几种都有还是几种都没有?自己真的也无法给出答案……

    在母校再次见到校友,是那么开心,虽然平时也有联系,或者在工作中也有遇见,但是在母亲节的时候再次聚首在母校,又多了一份亲切。有人说,同学就是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三五年间跟你同用一间教室的人,真实情况哪止如此,明明白白看得见的是与同学相处时间的长短,无法用于计算的是同学期间的真挚友情。以前大家生活在一起,因为习惯了对方的存在而忽视了它的珍贵,几年分离而今重聚,才倍感那时一起吃饭上课,或者一起翘课打游戏的经历难以忘怀。

    时间在幸福的沙漏里总是流失得那么快,匆匆相聚又是离开母校、离开校友的时刻。几年前离开,有班级这个单位,也曾通过班级关注大家的发展,关注母校的发展。此次离开,校友们有了更结实的纽带——西安地区校友会。通过校友会,校友可以更广泛的了解校友的工作事业的近况,了解母校的未来发展。从此,校友们不再是在茫茫人海中独自前行的一叶孤舟,而是众志成城足以劈波斩浪的帆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以后的道路是一片坦途的阳关大道,还是荆棘遍布的羊肠小径,只要记得母校,就不会觉得无依无靠;只要记得校友,奋斗路上就不会寂寞单调;只要记得那些年,一起成长的年华,就一定会充满力量,坚定前行。

 

                文字: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校友网记者站  贾铭(外语002班)

                编辑:张雪洁